生态板是现代人造板的一个种类,是在机器制造业下生产出来的板材,这种材料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得到应用了,有报道称,在埃及法老的墓葬中发现了层压生态板的痕迹,在数千年前,中国古人就开始将木材刨成木头并粘在一起,制作成简单的胶合生态板用于打造家具,只不过粘合板材的粘合剂早期是纯生物粘合剂。历史学家也发现俄罗斯也曾在20世纪沙皇时期制造过生态板。早期的生态板通常由装饰性硬木制成,常用于制造家居用品,例如橱柜,箱子,桌面和门,由软木树种制成的建筑生态板直到20世纪才出现。
早在1865年,美国纽约的一个发明家发布了第一项生态板的专利,将片材粘合紧固在一起,通过覆层后生产出人造板,但这项专利在当时,没有太大的商业意义,也错过了一阵发展期。
1905年人造板产业开始诞生,1905年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办世界博览会,当地几家企业被为该活动准备展品,采用软木层压木板,使用油漆作为板材覆层,打造出最早的生态板面板用于展览,那时的产品形式很简单,但是这种创新产品,在世界博览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轰动,很多家具厂家下了订单。到1907年,用于这种板材的自动胶水涂布机和压机开始研发生产,那时候起人造生态板产业正式诞生。
在之后的15年里,生态板行业主要依靠单一的家具市场,销量并不是很大,在1920年美国汽车行业,开始采用这种板材做内饰,从此之后市场销量起飞,行业稳步增长,到1929年全球共有17家生态板厂。但当时由于生态板粘合剂技术不发达,防水防潮性很差,最终几年后汽车制造商从生态板转向更耐用的塑料复合材料。
1934年生态板的粘合剂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,美国一个化学家研发了一种完全防水的粘合剂,这项技术进步重新为生态板开辟了市场,但是市新型粘合剂使用并不广泛,而且业内各个厂家生产的标准不一,产品分级问题也很大,为了统一这种材料的行业标准,在1938年成立了生态板协会,将生态板标准化,统一化。基于新的商业标准,为推广生态板的发展铺平道路。生态板作为建筑材料和家具材料,在当时是一种新型产业,非常火热。
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生态板材成为各个国家必不可少的战争材料,用来制造船只,制造滑翔机,以及一些战争装备箱等等,由于耐腐性和防水性很好,这种材料在二战期间大量生产和应用。随着战争的结束,生态板行业开始投入蓬勃发展的战后经济建设中,到1954年,全球该行业已发展到101个工厂,产量接近4亿平方米。之后在短短五年内产量飙升至7.8亿平方米。
既美国之后,加拿大凭借其丰富的森林资源,成为世界第二大生态板生产国,第并且在1953年发布了加拿大生态板的行业标准,之后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早期,人造生态板技术被引入各个国家,包括亚洲的中国,欧洲的法国等,但是当时美国的生态板产量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二。
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,生态板行业采用了木屑木纤维等原料,通过粘合热压在一起而形成更大的复合板材,其部件坚固坚硬,固有的结构优势很大。这种重组木纤维的技术,引领了生态板行业的技术革命和全新工程木制品行业的兴起,诞生了早期刨花板和定向刨花板产品,定向刨花板由小木条制成,以交叉层压的方式粘合在一起。这些产品不仅可以产生卓越的性能,还可以更好地利用珍贵的森林资源。
生态板工业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在1942年引入了完全防水的树脂粘合剂,这使得板材可以用于外部环境而不用担心降解,粘合剂产业也开始得到重视,发展到如今经历了很多代的改良。
随着技术发展和工艺的改进,成品家具市场对成品板材需求上涨,生态板以传统实木,刨花板,纤维板为基础材料,表面通过三氯氰胺纸层包覆,成为市场上比较通用的成品板材,可以直接用于家具生产和加工,免去了尺寸切割,抛光和打磨,甚至不需要涂漆即可生产出现成的家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