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很多消费人群都知道免漆板是用来做柜子的,但是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免漆板其发展历史,其实早在1890年代在欧洲首次问世了免漆板的早期的雏形,瑞士的厂家推出了完全防水的苯酚,间苯二酚粘合剂,这种树脂胶粘剂奠定了人造板的产业基础,同时也为免漆板后来的工艺打好了基础。
1865年波特兰制造公司,使用油漆刷作为涂胶器,用千斤顶作为压机,将数块板放置起来进行压制,形成了“三层饰板饰面”,这就是早期的免漆板,引起了很多厂家的极大兴趣,到1907年波特兰制造公司每天的产量猛增至420吨,从此一个新的产业就此诞生了。
1934年美国的一个博士开发出一种完全防水的粘合剂,当时各个工厂的产品质量和分级系统差异很大。个别公司没有技术资源来研究开发和推广免漆板板的新用途。
于是早期的行业协会,将人造板作为一种标准化商品制定了商业标准,其中包括对板的性能测试,成功地为推广免漆不扫清了道路。
1944年,该行业的30家工厂生产了14亿平方的免漆板基板,到1954年,已发展到101家工厂,产量接近40亿平方。随着技术发展,在世界上美国是第一个制定人造板行业的标准,该标准由商务部于1963年发布。,标准涵盖的人造板有结构胶合板,定向刨花板(OSB),交叉层压木材,胶合层压木材,层压单板木材,这些都是早期的免漆板基材。到1975年,仅美国的产量就超过了160亿平方。
早期的免漆板通常由装饰性硬木制成,常用于制造家庭用品,例如橱柜,箱柜,而由软木树种制成的免漆板直到20世纪才出现。很多厂家通过在两个方向上分布沿木材的纹理,木质贴面的交叉层压层实际上改善了木材的固有结构优势,这种技术革命带来了全新的免漆板制品工业的兴起。例如,在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,催生了刨花板或OSB板。木条以交叉层压的层粘合在一起。还包括层压单板木材和定向刨花板,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卓越的性能,而且可以更好地利用木材资源,为以后的免漆板产业打下的技术基础。